在大儒们离开后,军师们留下,继续开会,讨论的是军事问题。
包括军队军伍配置、机构改革、新兵入伍培训、将领的权力划分、将领轮换制等等制度的讨论。
公孙康对自己麾下将军们的忠诚有足够的信心,但也要后世立下一些合理的规矩。
比如建立防区定期调换这个制度,最好是从现在就开始,让将军们适应这种制度,免得以后出现山头主义等不好的苗头。
公孙康提起话头,他说:“曹操手下的将领,非曹家和夏侯家族中人,统领人数从来不超过5000人。这是为什么喃?”
徐邈就笑:“上次陈宫、张邈的反叛,让曹操不相信任何非曹氏、夏侯氏将领了。当然不可能给他们太多兵权。”
荀攸若有所思的说:“诸侯都是靠着起兵兴家的,其实质都是造反。自己都这样,难免要防着部下。”他望着公孙康,难道主公现在也想防着手下大将了?
戏志才和公孙康算是哥们了,他很了解公孙康,所以代替大家提出疑问:“侯爷提起这个话题,莫非担心将领们拥兵自重?”
这些军师们,在战争时,有指挥大将的权力,但在平时,他们手上没有一兵一卒的,所以不需要忌讳谈论兵权的问题。
公孙康微微一笑。说道:“诸位都知道,我对军队的基层军官拥有绝对的指挥权。在外统兵的大将,即使拥有十万兵马,也反叛不起来。”
众人都点头,确实,虽然没有明白为什么,但基层的军官就是百分百的对公孙康忠心。这一点完全不用怀疑。
“但是,我们应该是用制度治理国家,而不应该是人治。人治的结果就是人亡政毁。”公孙康很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他的子孙可是没有甲兵系统在手的。
郭嘉已经明白公孙康是在为子孙考虑了。他只好发言提醒到:“历朝历代,开国君王都是靠自身的能力和魅力统治军队的。只有当国家统一,王朝建立之后,君王才会考虑杯酒释兵权的问题。”
他的意思是说:主公您的担忧来得太早了,现在国家还没有统一,王朝还没有建立,就想解除将领们的兵权,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
郭嘉、戏志才在历史上都是明哲保身之辈,如果在曹操手下,他们绝对不会也不敢这样说话的。都是和公孙康处久了,知道他喜欢直来直去,有话实说,所以都没有绕弯子。
公孙康听明白了他们的意思,还是微笑,没有生气。他说:“这些都是急不来的,不能说动就动,要全盘考虑,要徐徐渐进。我的想法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一些好的习惯。免得像历朝历代,国家一建立,君王就变脸不认人,给人一种突兀的感觉。”
既然他有这个想法,军师们就要围绕这个中心,提出一些建议了。
李善长说:“我们可以千人为单位,单独成营,单独编制。千夫长以下基层军官是固定的。战争时,可以调拨一万至二万士兵给大将统领。战斗结束后,士兵就回归驻地,与领兵大将再无关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将军。避免山头主义。”
程昱也建议:“大将们平时直属的,只是他麾下不超过3000名的亲兵。等天下太平了,亲兵人数不能超过500人!”
郭嘉的建议是:“平时新兵训练由专门的将军负责。在战斗时,则把这些士兵调拨给另外的将军统领。”
这个思路一开,军师们就提出了很多可以为大将们接受的措施。实际上,不想反叛的将领们平时也不愿意多带兵马,为什么要无端引起君王的猜忌喃?自己又不想叛乱。
戏志才则比较冷静,他说:“这些措施,也只能在辽东实行。青州徐州是战争前线,张文远、徐荣必须拥有调动全州军马的权力,才可以灵活应对曹操、袁绍的进攻。现在青州张文远拥有一万名直属的青州骑兵,徐州徐荣拥有二万名直属的辽东铁骑。水军大都督太史慈拥有直属水军三万名士兵。这些都是不能削减的。”
公孙康点头认可他的发言,认识到自己可能真的有点操之过急了。
对于军队的改革,公孙康想得还有很多很多。
比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我的书架 电脑版 手机版:https://sgm.wangshug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