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崞县不到十里修建的候家庄农场寨堡的基础是混凝土结构,外墙是水泥石头垒砌,防御力比崞县城池还要强大。
这里是黄毅的布局,以此为界,决不许流寇再往北祸害到宣大的地盘。
农场寨堡不仅仅屯兵,还在积攒粮食,存储粮食的混凝土筒仓已经修建了八个。
由于使用竹筋混凝土的技术逐渐成熟,修建的筒仓越来越大,最大的已经能够满足储存两万石麦子。
按照后世的计量单位,应该是两千吨粮食的容积。
朝廷如果征调兴和军打流寇,这个寨堡就是最重要的补给站。
历史经验摆在那儿呢!
打流寇时没有粮食,就必须抢,军队一旦开了劫掠的口子,军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就会荡然无存。
以后必然是比烂,兴和军会退变,会跟“贼将军”左良玉的部队差不离。
军机涣散怎么可能得到拥护?怎么可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兴和军必须做得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食不够吃肯定不动如山!
在没有占领出海口,没办法从吕宋、倭国、安南进口大米的情况下,大面积播种,生产粮食是解决粮食危机的惟一出路。
黄毅已经有了耐寒、抗旱的高产麦种,有了肥田粉,有了几十上百万任劳任怨的农夫,当然要圈地屯田。
山西、宣大是老丈人的地盘,在这里搞农场寨堡肯定事半功倍。
因为有兴和军安定地方,三县逃亡之人陆续回归,现在的户口已经恢复到了贼乱前的七成。
崞县知县陈孟吉考级全优被判定勇于任事,官升一级,当上了州城推官。
他当然知道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黄毅的抬举,所以尽可能给予兴和军方便。
不仅仅是三班衙役,三个县的九品巡检、民团、乡勇但凡是武装力量,都由兴和军掌控。
崞县新任知县和另外两个县的知县本就不愿意来到这种危险的地方做官。
只可惜他们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没有人脉,也没有银子疏通关系,摊上了。
然天无绝人之路。
这里有兴和军帮着做事,安定地方,出政绩易如反掌。
原本战战兢兢的县太爷乐开了花。
他们只需配合三年就能官升一级离开这里,何乐不为?
于是乎,三个知县垂拱而治,辖区盗匪绝迹,老百姓安居乐业。
有了崞县候家庄农场寨堡的存在,有了耿章华率领兵马守住大同八百里边墙,有兴和军守住张家口外二百里。
流寇、鞑子、建奴很难祸害到宣大的地盘。
宣大的升斗小民能够得到安定的环境种田,耕一余一不成问题。
明末烽烟四起,流寇肆掠,采用网格化管理是最科学的。
不贸然率领兵马进入由于天灾加上流寇破坏导致人吃人的陕西北部。
而是圈起一块地方,确保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力争做到老百姓不仅仅能够养活自己,还能售卖余粮。
然后利用手里的粮食有计划的再圈一块地方收留流民耕种
唯有这样才能够消灭流寇并且杜绝后患。
至于流寇闹得最凶的地方,在没有足够粮食的情况下,只能封锁让流寇、流民自生自灭。
这样做有些残忍,但是有效,总比杀无谷之人仁慈多了。
总而言之,不能放任流寇到处流窜。
一旦脆弱的平衡被打破,流寇就会滚雪球般壮大,导致成百上千万流民变成暴民,发展成为流寇。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大屠杀也是一个选项。
归根结底还是得有粮食,否则唯一的办法就是杀光流寇。
黄毅率领一个把总骑兵双马疾驰,沿途不仅仅能够提供伙食,一天还能够换一次甚至于两次马。
所以这支小部队跑出了一天三百多里的神速,第七天就赶到张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我的书架 电脑版 手机版:https://sgm.wangshuge.net/